辞职不给薪资最快解决方法是协商交流、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、申请劳动仲裁、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。当遇见辞职后公司不支付薪资的状况时,劳动者可以通过协商交流、投诉举报、申请劳动仲裁与司法诉讼等多种渠道来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,劳动者应一直维持冷静与理性,并充分借助法律武器来捍卫我们的权益。
1、协商交流
当自己辞职后公司未支付薪资时,劳动者应第一与公司有关负责人进行交流,知道未支付薪资的具体缘由,并尝试通过协商达成协议,解决问题。为了确保交流的有效性,劳动者在与公司交流时应维持冷静,并尽可能将交流过程以书面形式记录下来,包含交流的时间、地址、参与职员与交流的内容等。这能够帮助在后续的法律程序中提供有力的证据支持。
2、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
假如协商无果,劳动者可以向当地的劳动行政部门进行投诉。劳动行政部门有权监察用人单位的薪资支付状况,并有权对违法行为进行处置,包含责令用人单位支付拖欠的薪资等。在投诉的同时,劳动者还可以向有关部门举报企业的违法行为,如未签订劳动合同、未缴纳社保等。这类举报将增加企业的违法本钱,能够帮助促进公司尽快支付薪资。
3、申请劳动仲裁
假如投诉未能解决问题,劳动者可以向当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交书面仲裁申请,需要仲裁委员会对劳动争议进行公正裁决。在提交仲裁申请时,劳动者应筹备充分的证据材料,如劳动合同、薪资单、考勤记录等,以证明我们的合法权益。在仲裁庭审过程中,劳动者应如实陈述事实,提供证据,并同意仲裁员的询问。仲裁庭将依据事实和法律进行裁决,需要公司支付拖欠的薪资。
4、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
假如劳动者对仲裁裁决结果不满,还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,请求法院对劳动争议做出最后判决。一旦法院做出有益于劳动者的判决,劳动者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实行,需要公司支付拖欠的薪资及相应的赔偿金。
法律依据:
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》第三十条 用人单位应当根据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,向劳动者准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。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,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,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。
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》第五十条 薪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。不能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薪资。
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》第九十一条 用人单位有下列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情形之一的,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支付劳动者的薪资报酬、经济补偿,并可以责令支付赔偿金:
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薪资的;
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薪资报酬的;
低于当地最低薪资标准支付劳动者薪资的;
解除劳动合同后,未根据本法规定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的。
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》第九条 用人单位违反国家规定,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,或者拖欠工伤医疗费、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的,劳动者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,劳动行政部门应当依法处置。
:未经授权,不能转载本站原创内容,不然将追究法律责任,日前有不法分子紧急侵犯本站权益,已走法律程序!